毛主席纪念堂什么时候拆除

纪念堂拆除违法吗

不管是谁的纪念堂只要涉及违法占地,一律违法,必须拆除。

纪念堂是为纪念某一著名人物而建造的建筑物。 鲁迅 《书信集·致沉雁冰》:“最失败的是 许钦文 ,他募款建陶元庆纪念堂,后来收款寥寥,自己欠一批债。”

纪念。中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叙述史实,“纪”是帝王本纪,“传”是其他人物的列传。

北京中华门是什么机构

中华门清朝称为大清门,即国门,建筑风格庄严厚重。辛亥革命后改名为中华门,修建天安门广场时被拆除。1976年在原址修建了毛主席纪念堂。中华门始建建于明朝永乐年间,依南京故宫的洪武门而建。建成之后,一直享有“国门”的地位。

它的名称随朝代的更替而变迁,明朝时称大明门,大学士解缙题门联“日月光天德 山河壮帝居”。清朝顺治元年(1644年)改名为大清门。辛亥革命后,1912年改名为中华门。1952年为扩建天安门广场,在苏联专家的建议下于1954年被拆除,1976年毛泽东逝世后,在其原址修建了毛主席纪念堂。

中华门繁体字

中华门-繁体

中華門

拼音zhonghuamen

基本解释

北京市

北京故宫皇城南门 更多义项

中华门是北京故宫皇城的南门,依南京故宫的洪武门而建,原明代称大明门,清代称大清门,民国时期改名为中华门,在北京中轴线上,原址在正阳门北侧,现人民英雄纪念碑南边、毛主席纪念堂一带。此门曾是明清两朝的国门象征,平常日子不得开启。1976年,在原址修建了毛泽东纪念堂。中华门与正阳门、天安门不同,不是城楼,而是一单檐歇山顶的砖石结构建筑。

中文名 中华门

明代称 大明门

清代称 大清门

拆除时间 1954年

修建时间 1417年

历史沿革

中华门始建建于明朝永乐年间,依南京故宫的洪武门而建。建成之后,一直享有“国门”的地位。它的名称随朝代的更替而变迁,明朝时称大明门,大学士解缙题门联“日月光天德 山河壮帝居”。清朝顺治元年(1644年)改名为大清门。辛亥革命后,1912年改名为中华门。1952年为扩建天安门广场,在苏联专家的建议下于1954年被拆除,1976年毛泽东逝世后,在其原址修建了毛主席纪念堂。

建筑特色

作为皇城与市井的分界,中华门建筑风格庄严厚重,具有很高的规制,据《大清会典》记载:“大清门,三阙上为飞檐崇脊,门前地正方,绕以石栏,左右狮各一,下马石碑各一”。中华门是一座单檐歇山顶的砖石结构建筑,类似的规制在明十三陵、清东陵和清西陵的大红门作用。

清朝时,大清门至正阳门之间是用石栏杆围成的一个方形广场,明朝时这里曾是闹市街道,俗呼“棋盘街”,门外有下马碑,到此文官下轿武官下马,门内就是皇家御道,除皇帝、皇后、皇太后的龙车凤辇外,其他人只能步行通过。清朝时,在皇帝大婚时,只有皇后的轿子才能从大清门进入紫禁城,其他嫔妃的轿子只能通过后门神武门进入。中门只得遇太上皇、皇太后、皇帝、皇后才能开启,其他人均走侧门。天安门广场东西两侧即大清门墙内有许多屋子,俗称千步廊,乃为各衙门办公地,中华民国时倒塌。围墙与长安街交界的两个门为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

北京天安门面积有多大

天安门的总面积是44万平方米: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的正中心,是明清两代皇城的前院,原面积约11万平方米。1959年拆除广场两边红墙,面积增至15万平方米。1976年修建毛主席纪念堂时,扩建至现在规模,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总面积44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00万人集会,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

天安门占地多少平方米

天安门面积是4400公顷。

天安门广场位于长安街,地面全部由经过特殊工艺技术处理的浅色花岗岩条石铺成。天安门广场北起天安门,南至正阳门,东起历史博物馆,西至人民大会堂,可容纳100万人举行盛大集会。

天安门广场位于长安街的正中心,是明清两代皇城的前院,原面积约11万平方米。1959年拆除广场两边红墙,面积增至15万平方米。1976年扩建至现在规模,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总面积44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00万人集会,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

    作者信息

    标签TA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