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登基流程?英国国王登基仪式和退位流程?
英国国王登基仪式和退位流程
君主着深红罩袍和深红天鹅绒御袍进入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先落座于Chair of Estate。这之后嘉德首席御用纹章官、坎特伯雷大主教、大法官、掌礼大臣、宫廷长官和纹章院院长六人一齐走到教堂的东西南北四面,每面向一个方向都对对面的人要求他们承认新君主。当四个方向的人都表示认可新王以后,大主教主持君主宣誓。
誓言完成后,将有一神职人员向君主呈一本《钦定版圣经》,这之后举行圣餐礼,根据尼西亚信经需中断。圣餐礼中断后,君主褪下深红罩袍,至圣爱德华椅,即加冕王座落座。四名嘉德骑士撑起一顶华盖罩住君主,在华盖下君主行受膏礼。威斯敏斯特教长负责倾倒圣油,坎特伯雷大主教将其涂于君主的手、头部与胸部。之后大主教赐福以完成仪式,君主穿上纯白朴素的colobium sindonis,外罩supertunica。
掌礼大臣呈给君主象征着骑士精神的马刺,坎特伯雷大主教在其他主教的协助下将御剑呈给君主。然后新王在supertunica之上再披Robe Royal和Stole Royal。此时大主教就可以将各王位标记交予君主。首先是归主寰宇(顶部有十字架的空心金球),君主接过之后立刻送回圣坛之上。接下来交予的是象征着如婚姻般忠于国家的一枚戒指。再之后君主接过象征圣灵的鸽之权杖和象征王权的十字权杖(镶嵌库里南一号钻石)。君主手持两柄权杖,坎特伯雷大主教即以圣爱德华王冠为其加冕。在场所有人高呼“天佑我王”同时将冠冕或帽戴到头上。伦敦塔此时鸣礼炮。
至此新君已正式加冕,大主教与全体主教向王宣誓效忠,全体贵族上前向王致敬,全体教士在大主教带领下集体向王致敬。之后,王室成员一一向王致敬。如果被加冕的国王有王后,在致敬结束后会有简单的王后加冕礼。若被加冕的女王有丈夫,女王的丈夫无加冕礼。致敬环节结束,此前被中断的圣餐礼继续直至完成。
这之后君主离开加冕堂,行至圣爱德华礼拜堂(仍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内),前行导引者负责持御剑、圣正义之剑、尘世正义之剑和慈悲之剑(该剑无剑尖)。君主将佩戴的王位标记一一陈列于圣坛,并脱下Robe Royal和Stole Royal,将深红罩袍换成紫罩袍,再穿上紫天鹅绒帝国袍。君主然后换戴帝国冠冕,手持十字权杖和归主寰宇离开礼拜堂,全体在场者唱国歌。
古代皇帝册封皇后有什麽仪式
册立及身分
皇后的产生需经过皇帝册立。册立皇后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件,要诏告天下,普天同庆,同时还有一项正式隆重的立后仪式。
若是皇帝在登基前以有正室,则通常不另择人选,直接将正室纳入后宫,并册立为皇后,但也有皇帝是先将正室纳入后宫,并先册封为嫔妃,待日后在进行擢升为皇后,如清咸丰的孝贞显皇后,她在咸丰登基后先被册为贞嫔,之后再升贞贵妃最后才册封为皇后。
皇后在礼仪上与皇帝平等,出同车、入同座。在元旦、皇帝以及本人生日要接受百官的朝贺。皇后拥有自己的官署(如汉朝的皇后三卿),负责管理后宫,理论上皇帝的所有嫔御、后宫的宫女、女官等,都是她的臣属。
-----------------------------------------------------------
介绍清朝的妃嫔册封礼过程
清代后妃制度,是入关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在后金努尔哈赤时代,尚无明确的后妃建制。入关初期,基本沿用皇太极时期所设立的后、妃两级制。至康熙朝,皇后居中宫,主内治;皇后以下设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妃四人、嫔六人,分居东西六宫,佐助皇后治理内廷;嫔以下还有贵人、常在、答应三级,没有固定的数额,随贵妃等分居十二宫。
册封仪式属清宫嘉礼之一,后妃的册宝只是身份的象征,仅在册封时一用。如果是在皇帝大婚时册立皇后,则一般先在太和殿中陈设皇后的册、宝,届时皇帝亲自到太和殿阅视册、宝后, 将册、宝授给大学士、礼部尚书担任的正、副使,册宝被放人龙亭内,随着皇后的仪驾送到皇后家中。与此同时,皇后家内正堂上也陈设好册宝案,册宝送到后,由内监接人放在册宝案上,皇后穿礼服出迎。行册立礼时,奏丹陛大乐,皇后至拜位跪叩,女官宣读册文、宝文后,将册、宝授给皇后,皇后跪接谢恩。使臣回宫复命。等行奉迎礼时,皇后册宝则随同皇后本人一起由天安门正门入宫。
皇贵妃、贵妃册封仪式也大致相同。以皇贵妃为例:册封日,置节、册、宝于太和殿内。大学士奉节由殿中门出授正使,副使随从。礼官奉册、宝置于彩亭内,正使持节,副使执册,宝亭随出协和门,至景运门授节于内监,内监执节,内銮仪校抬彩亭至皇贵妃宫,皇贵妃礼服迎于宫门内道右,随行。陈节、册、宝于案,皇贵妃于拜位向北跪,女官跪,宣读册文、宝文,皇贵妃恭受册、宝,行六肃三跪三拜礼,送节于宫门内道右。内监执节至景运门授正使,副使从,至后左门复命。
在清代,每逢国家大庆,如皇帝大婚、亲政、册立皇后、武功告成、皇太后寿辰大庆时,通常要为太后、太皇太后们上徽号,并颁制册宝。清代徽号册宝,有金、玉两种,最初以金为多, 道光以后专以玉为之。乾隆三十四年(1769)检查体仁阁遵藏历代法物时,见康熙年间历次加封太皇太后册、宝俱存,乾隆认为上尊号徽号册宝用金,不辨等威,“下逮亲藩封爵,册宝亦得范金,是嘉玉较良金尤为宝贵”。乾隆四十九年(1784)十月,将五份纯洁玉料补充编入“喜字号”,交内务府广储司存贮。光绪二十年(1894)慈禧皇太后六旬大寿时所用玉册、宝,仍是从乾隆四十九年奉旨所留“喜字号”玉料中选取的。
此外,与皇帝一样,后妃死后还要配享谥宝。清朝皇后的谥号,多以“孝”字开头,两字一组,最后再系以皇帝的庙谥,其初上谥号一般为十二字,新皇帝即位不断加字。关于帝后的谥号最终字数,有严格规定。嘉庆时规定:列帝尊谥不超过二十四字,列后尊谥不超过十六字。帝后的溢宝,一般与列帝谥宝一样,存放在北京太庙中,乾隆年间开始另外制作一份备份谥宝,安放在盛京(今沈阳)太庙中。当新皇帝登基后,为前代列帝列后加谥,因谥号文字增加需要改镌谥宝, 则由京师派官员和工匠用盛京所藏旧谥宝改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