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治疗疟疾-古代抗瘟疫的有哪些方法?

古代抗瘟疫的有哪些方法

宋朝其间,瘟疫发病时政府组织医生为患者义诊,药费由政府支出。康熙皇帝曾于1682年下令各地种痘预防天花。康熙根据皇室家族亲身经历曰:“国初人多畏出痘,至朕得种痘方,诸子女及尔等子女,皆以种痘得无恙。今边外四十九旗及喀尔喀诸藩,俱命种痘;凡所种皆得善愈。尝记初种时,年老人尚以为怪,朕坚意为之,遂全此千万人之生者,岂偶然耶?”这是一个政府用行政命令推广防疫方法的例证。

从汉代起,就有官方为疫区和患者免费提供医药的记载,以后各朝各代都如此效仿,几乎成为官府朝廷抗疫的惯例。

04 设立隔离病坊,阻止疾病传播

中国古代医家很早就认识到一些瘟疫病的传染性,并发现隔离具有传染性的病人是必要的预防措施。

公元242年,晋代名医葛洪在《肘后备急方》谈到天花病时记载:“于南阳击虏所得,乃呼为虏疮”,“永徽四年,此疮从西流东,遍及海中”。清楚表明天花是在战争中由俘虏带到中国,因此天花在古代中国称为“虏疮”。由于其传染性,天花随后在中国逐渐流行。

公元2年,青周大疫,平帝诏曰:“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可见当时是由政府安排宅房作为隔离医院,用以治疗瘟疫患者。军队中打仗时感上瘟疫的士兵需要同健康人隔离开来以防传染。考古发现,在汉代中国就有“病迁坊”设施,用来隔离麻风病人。

唐朝时,还有佛教会设立的“病人坊”用于隔离麻风病人,内有僧人为患者治病,相当现代的慈善机构。武则天时期,改称为“悲田养病坊”,由政府出面管理。可见古代人很早就开使用隔离的方法,切断瘟疫的传染源,阻止疾病的传播。

05 建立防疫管理,设立边境检疫

控制瘟疫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建立完善的国家防疫管理系统,并建立边境检疫制度以控制国际间的传播。湖北出土文物《封诊式》竹简中记载了在战国时期就有逐级报告传染病和对可疑病例调查的制度。

宋太祖时规定,所有被派往到边塞的将官,都要带随行医官负责防疫和健康。元朝设立了民间的医户制度,医户是政府许可能从事医疗活动的民户,户籍由太医院管理,一旦发生瘟疫,医户要参加治疗。清朝政府还设有“查痘章京”官职,专事痘疹的防疫检查。

清朝刊行的《海录》记载“凡有海艘回国,及各国船到本国,必先遣人查看有无出痘疮者,若有则不许入口,须待痘疮平愈,方得进港内。” 这说明中国医生当时已经认识到天花的急性感染患者为传染病源,并且建立了完整的天花检疫系统。

1688年,俄国是最早派医生来北平学习种痘及检痘法:“康熙时俄罗斯遣人至中国学痘医,由撒纳特衙门移会理藩院衙门,在京城肄业。”

中国的种痘术还传到日本、朝鲜和印度等邻国,通过国际交流,共同防治传染性性疾病。

06 注意饮食卫生,保持个人清洁

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不良会容易感染瘟疫是古人在实践中得来的经验。秦汉时期的《汉律》规定“吏五日得以下沐,善休息以洗沐也”。还有记载用佩兰等草药洗浴,可以防止疾病,保持健康。提倡注意饮食的卫生,不食用变质的菜饭。

古人还注意到鼠类和不良食品可以传染疾病,提出“鼠涉饭中,捐而不食”,勿食生冷食物,不要食生鱼等劝告。

明代人已十分讲究饮水卫生,李时珍《本草纲目》专门有一个水部,其中说:“凡井水有远从地脉来者为上,有从近处江湖渗来者次之,其城市近沟渠污水杂入者成碱,用须煮滚。”这种对水质量的判断和分级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元代医家还建议保持口腔清洁,指出:“凡清旦刷牙不如夜刷牙,齿疾不生”。中国很多地区至今还保持着古代传下来的预防保健习惯,如上海人的冬季进补,广东人的中药煲汤,南方的端午节饮菖蒲和雄黄酒等习惯,很多都同预防瘟疫有关。

07 改善环境条件,药物预防消毒

青蒿可用于治疗多种发热性疾病,现代研究从新鲜青蒿中分离出青蒿素已经成为治疗疟疾的有效新药。

通过环境卫生的改善以减少瘟疫的传播很早就受到了人们相当的重视。秦汉时期就有建立人工湖和饮水池的记载,还认识到患病的动物和牲畜可以传染疾病,切不可让其污染水源。

疟疾的爆发年份

1935年

疟疾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疾病,它是由于人类感染疟原虫之后,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类的传染病。在我国古代康熙皇帝曾经被疟疾所感染,而在解放前,由于人们生活水平,卫生环境比较差,也曾经发生过疟疾的爆发。在1935年襄阳大水灾之后,发生过疟原虫的爆发感染,导致数以万计的人民死亡。解放之后,我国开始重视卫生知识的宣传,开展了灭蚊等相关的活动,疟疾逐渐消失。目前在我国仅仅有在一些海南、广东、广西等地区存在着疟疾,但都没有爆发,仅仅是小范围的流行。

图悠悠发明了什么

青蒿素

青蒿素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恶性疟疾的治疗药物,由中国的药学家屠呦呦发明。青蒿素的发明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它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屠呦呦因此获得了许多奖项,包括2015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青蒿素的发明是屠呦呦在寻找新型抗疟疾药物的过程中取得的重大成果。在研究中,屠呦呦翻阅了大量古籍,最终找到了抗疟疾药物的候选者——黄花蒿。黄花蒿在古代中国就被用于治疗疟疾。屠呦呦团队对黄花蒿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成功提取了青蒿素。

青蒿素的发明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挑战。在研究过程中,屠呦呦的团队遇到了许多技术难题,但他们不断尝试、改进方法,最终取得了成功。此外,青蒿素的疗效在临床试验中得到了验证,它成为了治疗疟疾的有效药物。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

    作者信息

    标签TA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