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挖掘皇帝陵寝?郭沫若为什么要挖定陵?

郭沫若为什么要挖定陵

郭沫若除了文学家这一个身份外,还是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作为中科院的院长,他在甲骨文方面的研究,颇有造诣。

那么,郭沫若为什么热衷于皇陵挖掘?

一,文学方面的执着

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郭沫若对皇陵中珍贵的书籍字画有着极大的兴趣。甚至说到了偏执的地步,所以建国后,他迫不及待的想发掘,北京明十三陵中永乐大帝朱棣的长陵。因为传说长陵中有套奇书,名曰《永乐大典》,郭沫若自然是十分想一睹其真容的!只是开挖了没几天,考古队就发现长陵实在是太难挖了,于是考古队员就把情况报告给了郭沫若。后者考虑良久,退而求其次,决定放弃长陵,开挖明朝万历皇帝的定陵,先找找经验,然后再对长陵下手!

二,想有所贡献名留青史

郭沫若不只是文学家,还是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他迫切的想要一份成就,或者说要有一份突出的业绩来证明自己的考古学家的地位!而当时新中国,除了盗墓贼,还没有官方的挖掘研究。郭沫若看到了自我发展的空间和机会,而挖掘皇陵就是标志性的历史研究。于是定陵被挖开了,这也是唯一一次对中国历史帝王墓的主动考古挖掘。激动的郭沫若率领考古队挖掘了一年半的时间,才找到了定陵地宫的入口。明定陵一共出土了3000多件珍贵文物,然而当时的技术设施有限,大量的文物在接触空气后立即被氧化、破坏,各种珍贵字画、丝织品顷刻之间灰飞烟灭。可是郭沫若并没有痛定思痛,而是一计不成,又生一计,继续把主意打到长陵上。

三,好奇心使然

郭沫若研究了半辈子的文学,考古和历史,保持着强烈的好奇欲。越是没有看到过的,没有研究过的,他越是好奇。越是阻碍重重,困难重重,他就越是要去探究。而皇陵中的种种珍品,更是让郭沫若心心念念。除了他超级想挖的长陵以外,郭沫若还有两座坟墓是格外的想要发掘的。其间一座即是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合葬坟墓乾陵,传说坟墓傍边有着黄金500吨,而且还有人难以估量的各种陪葬品,而郭沫若一向心心念念的《兰亭集序》听说就在乾陵里,更是成为郭沫若想要挖掘的理由。还有一座是千古一帝的秦始皇陵,且不说关于皇陵的神秘色彩,就冲它天下第一陵的称号,郭沫若也要会上一会。于是,利用私交来办公事!以老朋友的身份让周总理同意他的申请。吃一堑,长一智,周总理一口回绝了他。这种费力伤财的事情,他是不会同意的。所以,各位皇家boss的陵墓才没有被破坏。

总而言之,在考古方面,郭沫若的私心大于公事。他并没有结合当时的国情和社会背景,也没有过硬的保护文物措施,更没有良好的保存技术,贸然挖皇陵这样的行为,如果仅仅为了好奇心,这不是在研究,而是变相的破坏!

当年为什么要挖万历皇帝的墓

在1955年郭沫若和一批历史学家想打开明成祖朱棣的陵墓,但是遭到很多人的反对,对于当时的技术达不到现在的要求,怕墓里的珍贵文物会遭到破坏,就算挖出来也怕得不到妥善保护,得不到应有历史价值。

但是郭沫若还是不死心,于是请示了上级部门,为了更多地了解明朝的历史文化就同意了。

到了朱棣的陵墓后,挖掘却是困难重重,几天还是没有进展,就失望回去了。

郭沫若一看朱棣的陵挖不了,于是改挖了万历皇帝的坟墓。

为什么要发掘定陵

定陵是中国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神宗朱翊钧和皇后徐贤妃的合葬墓,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城南的天云山下。发掘定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历史价值:作为明朝最后一个统治者之一的皇帝的陵墓,对研究明朝历史、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2.文物价值:定陵是明代最大型的墓葬之一,据传墓穴内埋葬着丰富的文物珍品,通过发掘可以保护这些文物,展示出来也能够让公众更加了解明朝时期的文化遗产。

3.科学价值:通过发掘定陵可以开启考古学家们的思路,寻找历史上未知的事实和细节,探索墓葬建筑及其装修风格、墓主人生平和死后的儒仪等方面的学术问题。

4.旅游价值:如果定陵发掘成功,将成为一项非常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增加就业机会。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

    作者信息

    标签TA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