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下葬为什么要附墓志铭?是为了让盗墓贼知道他是谁吗?
古人的墓志铭是对一个人盖棺定论的综合评价,人死留名,让后来者知道其生平、功绩。
武则天无字天碑墓志铭是一种悼念性的文体,更是人类历史悠久的文化表现形式。
墓志铭一般由志和铭两部分组成。
志多用散文撰写,叙述逝者的姓名、籍贯、生平事略;铭则用韵文概括全篇,主要是对逝者一生的评价。
但也有只有志或只有铭的。
可以是自己生前写的,也可以是别人写的。
墓志铭,是古代文体的一种,通常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是序文,记叙死者世系、名字、爵位及生平事迹等称为“志”;后一部分是“铭”,多用韵文,表示对死者的悼念和赞颂。
出自明代徐师曾在《文体明辨序说》中说:“按志者,记也;铭者,名也。
”墓志铭多为圣者为逝者所撰写,多为逝者的好友、子女、同窗、学生。
在古代,墓志主要是把死者的简要生平刻在石碑上,放进墓穴里,中国人讲究立德、立言、立行,死后这些都是要写进墓志铭的,以求得人死留名。
在现代,主要是记述一生的重要事件,然后对人做一个综合的评价。
关于墓志铭,《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得很清楚:“墓志:放在墓里刻有死者生平事迹的石刻。
也指墓志上的文字。
有的有韵语结尾的铭,也叫墓志铭。
”当今的误用者和滥用者,他们并不知道墓志铭是放在墓里的,墓外的人是根本看不到的,而把地面上的墓碑及碑文错称为“墓志铭”。
黄庭坚墓志铭“墓志铭”一词被滥用,与很多人不了解它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一种文化载体有关。
东汉末年,曹操严令禁碑,魏晋两代亦因循此令。
然而世人追念亡者之情仍望有所寄托,于是产生了将地表刻石埋入墓中的墓志铭形式。
墓志铭的前一部分是“志”,即简述死者生平;后一部分是“铭”,即用韵语概括前一部分内容,并加以褒扬和悼念之意。
墓志铭又称“埋铭”“圹铭”“圹志”“葬志”等,由这些称谓也可看出它确实是埋在地下的。
至北魏时,方形墓志成为定制,即为两块等大之正方形石板,上下重叠,刻铭文者在下为底,刻碑额者在上为盖。
禁碑令废除后,此风仍不改,从而造成墓碑矗于地上而墓志藏于地下的格局。
墓志铭大行于隋唐时期,以唐代最为繁盛,出土的数量远胜北朝。
宋元以后,墓志铭数量锐减。
近代以来,西式葬法逐渐推行,碑墓合一之制日盛,墓志铭之作渐衰。
解放后,实行丧葬改革,丧事从简,并推行火葬,墓志铭失去了物质载体,基本上退出了历史舞台。
至于启功先生那篇著名的以“中学生,副教授。
博不精,专不透……”开头的《自撰墓志铭》,其实是他生前以韵语形式表达的心迹,后来镌刻在他墓碑前的一方巨石上,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墓志铭”。
程咬金墓志铭国人讲究立德、立言、立行。
中国的传统文化,读书人最大的追求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而墓志铭是对其一生最终的评价渠道之一,人死留名,让后来者知道,这也是对古人一生的肯定。
横渠先生-张载列举几个古人的墓志铭的一些片段,大家可以看一下:东晋·诗人陶渊明——人生实难,死如之何北朝·官员李行之——人生若寄,视死如归。
茫茫大夜,何是何非唐代·书法家王玄宗——風雲聚散,山水虚盈。
谷神不死,我本長生唐代·醉吟先生白居易——七十有五年,其生也浮云然,其死也委蜕然唐代·诗人杜牧——嗟尔小子,亦克厥终,安于尔宫。
(你小子啊,还是死了,埋了吧!)明代·才子徐渭——贱而懒且直现代·书法家启功先生——计平生,谥曰陋。
身与名,一齐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