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什么不加大基建?

奥巴马曾经计划启动3.9万亿美元的“大基建”,失败!特朗普也曾计划启动2万亿美元的“大基建计划”,也没有成功!拜登仍然喊着“大基建计划”,目前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

美国搞“大基建”就这么难吗?

一、美国难搞“大基建”的原因1、美国的体制决定了,大基建很难搞美国奉行“自由的市场主义经济”,这个看起来是没问题的,毕竟,可以促进经济的活力,但是,也存在着1个大BUG。

这个BUG,就是大多数时间全靠那只“看不见的手”在调整经济。

搞“大基建”,也是一项经济行为,必须要有投资者。

问题是,这类项目有个大问题:建设周期长,回收成本慢,这样的项目,哪个企业家喜欢?

举个例子吧:一个小城,有100个商人(当然,实际远远不止这么多),他们经商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挣钱,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

因此,当小城里餐饮利润高时,他们就大做餐饮;当农产品贩卖利润高时,他们就贩卖农场品;做服装生意好时,他们就大做服装生意;甚至,如果小城的管理机构不管,或者管得松,他们就会涉足青楼生意、军火生意,甚至毒品生意。

有一天,城里准备修路架桥,投资巨大,城主邀请商人们来投资。

请问,商人们会愿意吗?

大部分不愿意,因为利润很低,回款时间太长了。

于是,城里的基建没法进行了,城主只好安排人员对老路、老桥修修补补,真的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如果放大这个小城,就是个国家。

美国的老基建何止三个三年?

好几十年了。

这样说吧,美国的体制是“自由的市场经济”,这种经济的主体就是各股份公司、民营企业,他们很少会对“基建”感兴趣,有那个钱,投资武器生产、娱乐体育事业、IT产业等不香吗?

一言以概括之:资本是逐利的,不挣钱或少挣钱,资本根本不喜欢。

有人说,为什么国家不掏钱搞基建呢?

2、美国“没钱”搞基建,对外欠债太多说实话,美国政府没钱,而且负债很多。

(1)美国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哪里?

美国不像我们中国,除了税收之外,还有国企贡献的利润。

美国的国企很少的。

美国主要的财政收入是:收税!美国收上来的税,美国要投入到行政机构的运转、国防开支、教育、医疗、保险、社会福利等。

所以,美国对“偷税漏税”者管得很严,因为一旦放松了, 国家就没有能力运转了。

(2)美国把大量钱花到“战争”上了,欠债太多美国这个国家很奇怪,搞基建好像很难,但是国防开支却大得吓人。

从1991年到2022年,美国在31年时间参与过13场战争,花费高达14万亿美元。

仅仅是伊拉克战争,美国就花了3万亿美元。

要知道,美国只要拿出3万亿美元,就能让美国基建大变样,老基建、新基建都会是大大的改观。

但这个“战争怪兽”就是不愿意拿出“战争款”来搞基建。

当然,美国也可以发行国债,但是,“发行国债的钱”属于提前消费,是需要还的。

目前,美国欠的外债已经超过30万亿美元了,每年的利息就高达七八千亿美元。

这么高额的债务,让国家再投资“基建”,实在是很困难。

(3)印钞也不容易有人说了,美国可以印钱啊!那可是空手套白狼。

没错,确实如此,但是,钱印多了会引发全球性的通货膨胀,也不是很容易操作的。

关键是,印钱的“美联储”,美国联邦政府并不能完全指挥动。

总之,美国很缺钱,搞基建不容易。

这些年的国防开支居高不下,如今已经达到了7千亿美元以上,基建上的开支空间,完全被挤压。

有人说了,美国搞基建,花个3万亿美元就可以完全启动,对于年GDP21万亿美元的美国来说,3万亿美元应该不算多啊!我们继续分析。

3、美国投资基建,程序很复杂,而且存在两大矛盾体制注定,美国决定一项大事的时候,效率低到吓人。

众议院提出“大基建”方案,经过内部审核通过,再让参议院审核。

两院审核通过,再开始实施。

问题是,方案常常无法通过。

这里面还存在两大对立矛盾:第一是共和党和民主党之间的矛盾。

共和党和民主党对“基建”方向完全不一致,共和党倾向于传统基建,希望改善铁路、公路、挑梁等。

民主党倾向于新基建,希望投资更多到新能源、互联网+。

这种对立的矛盾导致久久不能达成统一意见,于是,美国的基建难搞。

第二是美国联邦政府和各州的矛盾。

美国联邦政府就算通过,但基建是牵连到每个州的,这就有个问题,面临一系列的环保、拆迁等等。

要知道,美国的各州都有各自的法律,而且鼓吹私产不容侵犯。

要知道,在我国,都有“钉子户”阻挠修路的,更别说美国这样的国家了。

因为各方面的矛盾,就出现了“德州供电危机”、“断头公路”等等情况。

难道,美国就搞不成基建了吗?

也不尽然,在美国的历史中,凡是遇到特殊的时刻,反倒容易开展“基建”。

二、美国的基建,总是在特殊时刻下展开奥巴马,计划了3.9万亿美元的“大基建”计划,没有能成行。

特朗普计划实行2万亿美元的计划,也没有达成。

拜登从上任开始,也多次喊出“基建计划”,迄今为止,还是没有实现。

美国的基建计划,难道就是“水中月”吗?

也不是。

在近100年的美国历史上,有三次大搞基建的时候。

第一次,是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后,罗斯福上任(1933年上任),开始大力推行“凯恩斯主义”(有国家干预经济,增加政府开支,实行积极的扩张政策)。

那一次,美国大搞基础设施,从前到后,几乎上马了20万个工程,高速路、桥、机场、水利等。

在一系列操作下,美国“活过来了”。

很明显,这是“国家主义”,这不是纯粹的“自由经济”造成的。

第二次,是1953年艾森豪威尔上台后,发现美国经济低迷、增长乏力、失业率高、通货膨胀开始出现。

艾森豪威尔启动了“全面建设高速公路网”的计划,这计划开始于艾森豪威尔时期,完全结束时,都快到九十年代了。

就此,美国的高速公路网全面贯通,是当时全球高速公路里程数最长的国家。

第三次,是在海湾战争后,克林顿上台了。

克林顿当时看到美国的经济现状,看到了新产业的发展潜力,开始搞“新基建”,布局“因特网”。

那时的美国经济,一飞冲天,发展势头吓人。

纵观以上三次美国的大基建,有两大因素不可忽视,一是美国遇到了发展中的巨大困难,或者瓶颈制约;二是出现一个强有力的领导人物,能够影响大家。

所以说,美国的基建不是搞不了,当遇到巨大困难,需要用“基建拉动经济”,需要启动“凯恩斯主义”时,基建之路,自然打开。

当然,前提是必须有一个能力超群的领导人。

说实话,拜登的能力,拜登极低的支持率,不足以领导群雄,不足以竖起美国“大基建” 的大旗!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

    作者信息

    标签TA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