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庞统齐名的一代奇才,为何被诸葛亮一再打压最终抑郁而死?

三国是一个非常奇妙的时代,许多杰出人才聚集在一起,成为这个时代的弄潮儿。

许多人如郭嘉、贾诩、陆逊、吕蒙、诸葛亮、庞统等等,他们各为其主,纷纷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丰功伟绩。

他们的水平有高有低,擅长的谋略和领域也不同,但是终究在历史中留下了浓浓一笔。

在这些人中,有一个人涉及到的历史史实较少,却能够和庞统齐名,被称为奇才,那么,他到底是谁呢?

我们一起抽丝剥茧,仔细的分析吧。

一、与庞统齐名的一代奇才的到底是谁?

据《三国志·廖立传》记载:先主入蜀,诸葛亮镇荆土,孙权遣使通好於亮,因问士人皆谁相经纬者,亮答曰:“庞统、廖立,楚之良才,当赞兴世业者也。

”刘备率军到益州的时候,把诸葛亮等人留下来。

一方面是为进攻益州做好后勤,另外一方面就是为了更好的稳定荆州。

东吴孙权派人去见诸葛亮,一方面是为了表现双方友好关系,更重要的是想知道刘备走后荆州的虚实。

当使者询问荆州还有哪些人才的时候,诸葛亮坦然的说道,庞统和廖立都是荆州优秀人才,他们都能够和我们开创大业。

对于庞统,孙权应该是认识的,毕竟他当初在周瑜麾下做过事,后来不得江东重用,才不得已投奔刘备,而受到重用。

在这次出征益州的时候,刘备就以庞统为谋士。

诸葛亮是军师中郎将,而庞统也是军师中郎将,职位相同,可见都受到刘备的器重。

诸葛亮说庞统是荆州当地优秀人才,把廖立并立,很显然有拔高的意思,从而从侧面也说明了两点:一点就是廖立确实很有本事,只是以前大家不认识而已;另外一点就是荆州优秀人才很多,我们有足够的实力控制和管理荆州。

诸葛亮通过孙权使者之口告诉了大家,跟随刘备去益州的庞统很优秀,廖立也很优秀,他们都具备创立大业的能力。

因此,廖立奇才之名被确立下了。

二、廖立到底有多奇?

廖立到底有多奇?

这个只能从他人之手来看,比如刘备担任荆州牧的时候,廖立就被任命为州从事,接着又被任命为长沙太守,此时廖立还不到三十岁,这在当时可是极为少见,可谓年轻俊杰,前途不可限量。

要知道,庞统投奔刘备的时候,还只是一个小小的耒阳县令呢!公元215年,孙权派吕蒙偷袭荆州南部三郡,作为长沙太守的廖立侥幸逃出,直接回到刘备身边。

刘备居然也没有责怪他,反而让他做了另外一个重郡巴郡的太守。

到了公元219年,刘备即位汉中王的时候,廖立被征召为侍中,可谓平步青云,进入了权力核心,此时的廖立年纪也不大,顶多四十岁,和诸葛亮年纪不相上下,前途无量。

这些任命都是出自刘备之手,而刘备识人用人向来比较独特,能够被他看重而重用的人应该有一定的本事,否则当时刘备那么小的地盘,一出手就是一个郡太守,最后居然位至侍中。

至于他到底做了什么事情,这个历史也没有提,但是能够获得刘备的赏识而且平步青云,光有才干是不行的,一定是做了许多实际的政绩让刘备刮目相看,否则只是空谈而无实际政绩,怎么能够从长沙太守到巴郡太守,再到侍中呢?

作为长沙太守,丢掉自己的郡而不受惩罚,从侧面也看出刘备对他的才华和政绩是认可的,并不会因为他的失误而责怪。

功远远大于其过,不然刘备怎么会轻易的放过他?

三、廖立为何受到诸葛亮的打压?

诸葛亮将廖立和庞统并列为荆州优秀人才,可以看出对廖立的能力还是认可,可是后来发生的事情改变了诸葛亮对廖立的看法。

廖立到底有多奇?

这个只能从他人之手来看,比如刘备担任荆州牧的时候,廖立就被任命为州从事,接着又被任命为长沙太守,此时廖立还不到三十岁,这在当时可是极为少见,可谓年轻俊杰,前途不可限量。

要知道,庞统投奔刘备的时候,还只是一个小小的耒阳县令呢!公元215年,孙权派吕蒙偷袭荆州南部三郡,作为长沙太守的廖立侥幸逃出,直接回到刘备身边。

刘备居然也没有责怪他,反而让他做了另外一个重郡巴郡的太守。

到了公元219年,刘备即位汉中王的时候,廖立被征召为侍中,可谓平步青云,进入了权力核心,此时的廖立年纪也不大,顶多四十岁,和诸葛亮年纪不相上下,前途无量。

这些任命都是出自刘备之手,而刘备识人用人向来比较独特,能够被他看重而重用的人应该有一定的本事,否则当时刘备那么小的地盘,一出手就是一个郡太守,最后居然位至侍中。

至于他到底做了什么事情,这个历史也没有提,但是能够获得刘备的赏识而且平步青云,光有才干是不行的,一定是做了许多实际的政绩让刘备刮目相看,否则只是空谈而无实际政绩,怎么能够从长沙太守到巴郡太守,再到侍中呢?

作为长沙太守,丢掉自己的郡而不受惩罚,从侧面也看出刘备对他的才华和政绩是认可的,并不会因为他的失误而责怪。

功远远大于其过,不然刘备怎么会轻易的放过他?

三、廖立为何受到诸葛亮的打压?

诸葛亮将廖立和庞统并列为荆州优秀人才,可以看出对廖立的能力还是认可,可是后来发生了两件事改变了诸葛亮对廖立的一些看法。

第一件事:廖立要官。

公元223年,刘备去世,刘禅即位为帝,而作为侍中的廖立被调去担任长水校尉。

然而,长水校尉这个官职也不是诸葛亮给他的,而是他向诸葛亮讨要的。

据《诸葛亮集》记载:亮集有亮表曰:\"陛下即位之后,普增职号,立随比为将军,面语臣曰:'我何宜在诸将军中!不表我为卿,上当在五校!'臣答:'将军者,随大比耳。

至於卿者,正方亦未为卿也。

且宜处五校。

'自是之后,怏怏怀恨。

\"按照当初的安排,廖立应该位列将军之职,可是他不干,认为即使不能够当九卿之一,至少也要是五校之一。

诸葛亮也不好驳了他的面子,于是让他当了长水校尉,可是即使如此,廖立还是非常不满意。

第二件事:诽谤蜀汉朝廷。

廖立没有当上九卿之一,至少也当了五校之一的长水校尉,要是好好的干下去,做出一些成绩出来也未尝不可,毕竟长水校尉是成都卫戍部队,职权和地位非常重要,认真的干,还是可以出成绩的,毕竟在皇帝和诸葛亮的眼皮底下,大家都看得见。

可是廖立心里的怨恨日趋增加,因此发生了另外一件事,彻底改变了诸葛亮对他的看法。

据《三国志·廖立传》记载:后丞相掾李邵、蒋琬至,立计曰:“军当远出,卿诸人好谛其事。

昔先帝不取汉中,走与吴人争南三郡,卒以三郡与吴人,徒劳役吏士,无益而还。

既亡汉中,使夏侯渊、张郃深入于巴,几丧一州。

后至汉中,使关侯身死无孑遗,上庸覆败,徒失一方。

是羽怙恃勇名,作军无法,直以意突耳,故前后数丧师众也。

如向朗、文恭,凡俗之人耳。

恭作治中无纲纪;朗昔奉马良兄弟,谓为圣人,今作长史,素能合道。

中郎郭演长,从人者耳,不足与经大事,而作侍中。

今弱世也,欲任此三人,为不然也。

王连流俗,苟作掊克,使百姓疲弊,以致今日。

”丞相掾李邵、蒋琬去找廖立,而廖立把他们当做自己的贴心朋友,将心中不满全部告诉给他们。

李邵、蒋琬二人也没有说啥,转头就跑去告诉了诸葛亮。

那么,廖立到底说一些什么话呢?

主要分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攻击先帝刘备做事不行,一意孤行差点导致汉中失守,甚至夷陵大败。

另外一方面:朝廷用人比较低劣,都是用的一些庸人,这些庸人总是误事,给国家带来灾难。

于是诸葛亮给刘禅写了一道奏折, 将廖立贬为庶民,让他去当自耕农。

那么诸葛亮为何要这么做呢?

这就和诸葛亮的用人标准有关了。

那么诸葛亮的用人标准是什么呢?

就是德才兼备。

比如诸葛亮向刘禅举荐了一些人如向宠、郭攸之、蒋琬、费祎、董允等人,这些人无不是德才兼备的人。

如果只有才能而没有德行的人,诸葛亮是不用的,如彭羕,就是被诸葛亮打压的结果,最后在狱中被处死;又如李严确实很有才干,可是私心太重而最后被诸葛亮废黜;再如向朗很受重用,可是私藏逃犯马谡而被贬官。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刘备用人侧重于才干,如李严、魏延这样的人都会获得重用,而诸葛亮则侧重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

四,总结廖立被迁徙到一个荒凉的郡做自耕农去了,终身也没有被启用,可见不是诸葛亮不看好他,而是蜀汉朝廷上下都不看好他,也就没有人会任用他,就这样老死边地。

在他去世后,他的妻子才回到蜀地。

在诸葛亮看来,廖立身为朝廷重臣,非议朝廷大臣和用人政策就是德行恶劣的表现,这样的人即使再有才干也不能用,因此被贬斥也是必然的选择。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

    作者信息

    标签TA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