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之役时,如果马皇后还活着,朱棣敢造反吗?

当然不会,马皇后若还在世,她的存在便会引起良性的发展,削藩不会发生,靖难之役也不会随之发生。

从历史来看,建文帝登基这回事,朱棣是不能阻止的,而朱棣造反的根源是被侄子建文帝的“削藩”逼得走投无路,建文帝还想永久囚禁朱棣,这让朱棣无法容忍。

假设马皇后还在世的话,那她就是马太后,乃是建文帝的祖母,她必定不允许建文帝削藩,因为在关系上来说,她乃是所有朱元璋儿子的“嫡母”,在一个母亲的眼中,是不可能因为所谓的“隐患”,就让家庭内部自相残杀的。

没有削藩,就不可能有靖难之役。

建文削藩的背后:一个迫不得已、自己无力镇压的局面。

削藩这个词,在古代封建王朝中,乃是西汉最早出现。

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削藩,其实不是西汉景帝的“削藩策”,而是汉高祖后期,对天下异姓诸侯王的一系列“削弱”政策,从最早对韩信兵权的剥夺开始,这种削藩就已经开始了,最终引动了天下诸侯王大乱,西汉朝廷又得再次一一平叛。

汉高祖削藩的过程是危险的,在朝廷和诸侯王实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朝廷都有可能被诸侯王随时翻盘,所幸后来还是刘邦这一方获胜,在获胜之后,刘邦立即分封诸子为新的诸侯王,并与功臣集团立下“白马之盟”,规定以后汉朝的诸侯王,只能由刘家宗室担任。

刘邦对诸侯王的秩序进行了重塑,可事实上,他只是解决了自己所认为的问题,却给后世的子孙留下同样的“削藩”问题,刘邦觉得这些新分封的诸侯王都是他的儿子,理所应当,可他们各自的后代迟早也会疏远,这份“血缘关系”,根本不可能让他们和睦相处下去。

因此到了汉景帝时期,汉景帝率先就忍不住要削藩,任用了晁错的削藩策,最终引起“吴楚七之王之乱”,这仿佛就是一场历史的轮回,幸运的事,胜利之神还是在皇权这一边,在汉景帝平定七王之乱后,天下诸侯王实力名存实亡,直到汉武帝的“推恩令”颁布,正式宣告西汉的削藩成功。

削藩,不一定是要除掉诸侯王,也可以是“削弱”其实力。

同样的问题,到了明朝,又重新出现了。

朱元璋和刘邦的出身类似,两者都因为本身不是贵族,因此在拿下江山的过程中,对异姓功臣的借力较多,所以在建国称帝之后,就要大肆分封自己的血脉以便平衡权力和政治势力,如此一来,就会形成“藩地”。

在称帝后,朱元璋将自己的儿子们一一分封到天下,形成了一种特别的“家天下”,而他的二子朱樉、三子朱棡、四子朱棣分别坐镇于陕西、山西、北京三个重要抵御蒙古的节点,在本质上,朱元璋就是在利用儿子们的功劳,来冲淡功臣们的功劳,避免功臣们居功自傲。

可朱元璋没有想到更深的一层,那便是他的儿子们在当实力藩王的时候,也积累了大量的军事经验和实力,对于朱元璋未来的继承者来说,这根本就不是一件好事。

这也是建文帝在登基前就在担忧的问题所在,他的祖父朱元璋望子成龙,希望儿子们越出息越好,而他的叔叔们,也愿意为朱元璋守卫江山。

但问题是,对于藩王们来说,建文帝的辈份低,这些叔叔们未必希望他好,他也对这些叔叔们没有什么期待,反而希望他们卸下兵权,老实养老最好。

这种核心矛盾,正是刘邦和朱元璋这些开国皇帝想方设法让自己的血脉当诸侯王,可是后世子孙却想方设法消灭他们的根源所在,这证明了亲情并不是完整继承、传承下去的。

不是建文有被害妄想症,而是历代“藩王”问题都是王朝大问题,也不是朱元璋不懂政治,只是手心手背都是肉,他也只能把所有的事情交给后代们自由发展,自己不可能为了孙子的安心,就把所有儿子们的未来都扼杀。

所以朱元璋驾崩后,建文帝没有丝毫地犹豫,重用黄子澄等人出谋划策削藩,其中大力针对的,正是当时还在世的最强藩王燕王朱棣(朱樉和朱棡在朱元璋驾崩前也已经去世了)。

建文削藩,可以说朱棣是他九成的目标,其他非边境地区的藩王,要不就是根本没有实力,要不就是还年轻,对建文帝其实没多大威胁,最麻烦的当属朱棣,假如朱棣控制不好,那么建文帝寝食难安。

在削藩朱棣的时候,建文最极致做到了将朱棣的兵权、兵力压缩至仅剩不足千人的程度,一开始建文还准备“软禁”朱棣之子朱高炽、朱高煦,若不是建文害怕打草惊蛇,朱高炽和朱高煦一旦被软禁,后来的朱棣靖难造反,能不能走出北京都还是个谜题。

但即便如此,朱棣还是反抗了。

朱棣:造反,只是为了自保。

在明朝正史的记载中,朱棣乃是马皇后的儿子,而朱标也是马皇后的儿子,因此建文帝和朱棣乃是亲叔侄,是真正的一家子人,假如马皇后在世,她若看到建文帝削藩,说不定就先出手镇压建文帝了。

虽说建文是君,朱棣是臣,可在一个家庭里,家长首先看到的是“辈分”,其次才是其他的身份,一旦建文帝首先因为猜忌对朱棣不利,马皇后就不可能站在建文这一边。

既然削藩削到朱棣无路可退,朱棣多次示弱,甚至装疯卖傻都没能换来建文帝给他喘息的机会,那么朱棣也就无需再忍,直接拉起靖难的大旗,兵锋直指南京。

其实在一开始,朱棣已经完全没有了起兵的优势,因为他的兵权都被建文架空了,就算他在北京镇压了建文派来的使者后,此时北京的兵力根本不足以让他打到南京,于是朱棣“借兵”去了。

所谓借兵,就是朱棣在“削藩”的大背景下,抓准了他的兄弟们都对建文不满的心理,一方面进行了“借兵”,一方面和其他藩王联络,让他们不要参与进来,而借兵最显著的结果,就是同为实力藩王的宁王朱权藩军,都被朱棣拿走打仗了。

得到了宁王的兵权后,朱棣如虎添翼,开始了和南京正式掰手腕的历程。

从朱棣的靖难之役来看,得到宁王的兵权这是一件极其关键的事情,也被视为朱棣的人生转折点,可事实上,若是马皇后还在世,朱权是绝对不可能配合朱棣的,因为马皇后的懿旨一来,就能把朱权打落凡尘,朱权看似被“绑架”了,其实他自己也想把建文推翻。

因为他乃是坐镇大宁的藩王,大宁这个地方,不比其他的边关重要性低,也是重兵把守的地方,加之常年和蒙古的作战,军队的实力非常地强,建文帝不会放心宁王如此做大下去,迟早也要对朱权动手,所以朱权选择相信自己的兄长朱棣。

朱棣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那就是他在朱家中的辈份已经是当时数一数二的了,这种身份让建文帝多次吩咐下属,不可以直接斩杀朱棣,而是要把朱棣“请”回来。

这并不是建文帝不恨朱棣,不想要朱棣被消灭,实在是背负上“弑叔”的罪名太难听了,就算是后来的明宣宗朱瞻基杀掉了朱高煦,都难眠数月,甚至下半生都在担忧别人拿这件事情来做文章。

对外朱棣一致表示只想“自保”,而且他也并没有说自己要造反,只是模仿西汉吴楚七王之乱的时候,要求皇帝把“建议削藩”的文臣交出来,只是汉景帝把晁错腰斩了,叛乱还没平息,而建文帝则是交都不交,显然他也想让朱棣一直反抗,最终找到机会名正言顺“除掉”朱棣。

朱棣登基:恩怨的尘埃落定。

从双方拥有的力量上来讲,建文帝在明面上是有着巨大优势的,如果在一开始,谁说建文帝一方会输,那么这简直是一个玩笑话,可后来建文帝的表现,却让他变得像是一个玩笑。

在抵御朱棣的靖难大军的时候,建文帝重用了李景隆,谁知道被建文帝寄予厚望的李景隆却是个“草包”,比如他带着五十万大军围攻没有朱棣坐镇,仅有朱高炽防守的北京城,结果竟然是李景隆没有攻下,反而还因为主力转移被朱棣一路势如破竹。

这次战役没有让建文帝吸取到教训,反而还继续重用李景隆作战,要知道朱棣和李景隆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军事家,建文帝此举就是在自毁长城,因此在经历几次大战后,都是以建文帝一方失败告终,南京朝廷的力量损失惨重。

数年大战下来,建文帝从胜券在握变得惶恐不安,而在失败中,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那便是他十分信任的李景隆,已经在暗中和朱棣有了”勾结”,在朱棣打到南京城的时候,正是李景隆打开的城门,南京就此轻松被朱棣攻陷,可以说不费吹灰之力。

在皇宫中的建文帝或许是知道此事,也或许是还没来得及知晓,就点燃了皇宫,在朱棣等人赶到时,皇宫已经变成了一片火海,等众人扑灭火焰,却已经找不到任何建文帝的踪迹了,建文帝的历史,便在这一年戛然而止。

占领了南京的朱棣,没有做一些扶持建文帝的儿子当傀儡的把戏,他直接登基当皇帝,即便是方孝孺对他破口大骂,他都没有因此而改变丝毫的主意,而后将骂他的方孝孺诛灭十族,踏着血登上皇位。

朱棣登基如此顺利,还是因为他的“身份”问题,他本身就是朱元璋的儿子,还是马皇后的儿子,也就是朱元璋的嫡子,在继承皇位的资格上,只会比建文帝更适合,正是因为建文帝乃是朱元璋所立的太孙,所以建文才会当上了皇帝。

马皇后真的是朱棣的生母吗?

马皇后的早逝,让大明朝几个藩王的“身世”成了谜,这几个藩王,正是朱樉、朱棡、朱棣、朱橚。

就拿朱棣来说,他的生母是否为马皇后,一直是个谜团,虽然在正史的记载上,马皇后就是朱棣的生母,可这里面不排除朱棣为了在登基后,加强自己继承皇位的“合法性”,把自己的身世改为马皇后亲子,如此一来,他就是朱元璋“嫡子”了。

之所以朱棣的生母是马皇后存疑,那就是因为在朱棣所供奉的朱元璋“后宫”的牌位中,有一个妃子李氏的牌位很显眼地被单独放在西边,这种摆放方法,和单独在主位上的马皇后灵位极其相似,所以这位妃子的地位是独特的,最好的解释,那便是:她就是朱棣生母。

“高后配在天,御幄神所栖。

众妃位东序,一妃独在西。

成祖重所生,嫔德莫敢齐。

”如果马皇后真的不是朱棣的生母,假如她也还在世的话,那么朱棣的靖难之役即便是胜利了,朱棣的皇位也是难坐上去的,除非朱棣把马皇后也除掉,不被辈份所压制,不然的话,一切的大局,还是得由马皇后主导。

而马皇后不可能轻易放过造反跑到南京来的朱棣,只不过这种局面事实上很难发生,只要马皇后还在世,靖难之役的根源都不会存在的,那么一系列自相残杀的事情,也就不会发生了。

也许朱元璋和马皇后在另外一个世界,知道建文帝最终惹出了这么一场大祸,也会无语和心痛吧,毕竟建文帝曾经很受朱元璋宠爱,加上朱元璋乃是一个传统观念极重的人,嫡长子一脉的断层,只会让他心里不得劲。

不得劲之余,也许会埋怨朱棣,没有一点做叔叔的风范,虽然这一切的悲剧,都是朱元璋自己的布局造成的。

结语:明朝的削藩也没有拖延得太久,和西汉的削藩,西晋的八王之乱一样,诸侯王和皇帝的矛盾在短时间内便爆发了,只是明朝建文帝却是这群削藩皇帝里最“丢人”的一个,不仅好好的大局被逆风翻盘,自己还整得下落不明。

而且明朝的靖难之役,其背后是很典型的“宗族”矛盾,在这种矛盾之中,辈份越高,话语权越大,优势也就越大,如果有绝对的辈份优势,甚至都能一句话结束所有的动乱。

只可惜,这一切都只能是假设罢了。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

    作者信息

    标签TA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