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码数如何区分

1、第一种是按照传统的XS、S、L、L、XL、XXL来区分

上述尺码依次代表加小号、小号、中号、大号、加大号、加加大号。一般来讲,设计师会根据服装穿着的目标人群分析,找出其中最常见的体型来确定M(中号)的尺码大小,即所谓的均码,在这个基础上再来缩放成其他的码数。

2、第二种是用身高加胸围的形式来区分

比如:160/80A、165/85A、170/85A等。斜线前面的数字代表“号”。是指服装的长短或人的身高,斜线后面的数字代表“型”,是指人的胸围或者腰围,英文字母是体型代号,指人的体形特征,A型表示一般体形,B型表示微胖体形,C型表示胖体形。

3、第三种是使用欧式型号

女式上装用数字34~44之间的双数来表示,男式上装用数字44~56的双数来表示,数字越小尺码越小,数字越大尺码越大。下装是由腰围尺寸来标注,计量单位的英寸,女裤从25-32号,男裤从28-40号。

4、第四种是采用北美型号

这一种相对来说比较少见,用0~11的数字来表示。“1”号代表适合身高150cm的人穿用,“2”号代表适合身高155cm的人穿用,以此类推,每个型号之间身高差距是5cm。此外,还用字母来表示胸围与腰围的差值范围。

如“Y”表示胸围与腰围相差16cm,“YA”表示两者相差14cm,“A”表示两者相差12cm,“AB”表示两者相差10cm, B 表示两者相差8cm,“BE”表示两者相差4cm,“E”表示两者相差无几。例如,标有“B6”字样的衣服,表示可供身高175cm,胸围与腰围相差8cm的人穿用。

扩展资料:

服装尺寸挑选的方法:

一、了解我国的服装尺码标注方法

根据我国的相关国家标准,成年男女的服装尺码都是用号型制来表示的,除此之外,通常我们所看见的诸如S、M、L(通常用在休闲服饰上),或27、28、 29(通常用在裤子上),或44A、44B、46A(通常用在西服上)等标注方法都是不规范的,只是大家都习惯了,很多品牌还是会在号型制之外再辅以大家都以习惯的标注方法。

1、成年男女服装号型包括“号”、“型”、“体型”三部分。其中,“号”表示人体的身高(用cm表示,以5cm为一档);“型”表示人体的净胸围(上装,一般以4cm为一档)或净腰围(下装,一般以4cm为一档);“体型”表示人体净胸围与净腰围的差值;

2、体型分类代号为Y、A、B、C,Y体型为宽肩细腰型(偏瘦或肌肉特发达型),A体型为一般正常体型,B体型腹部略突出(偏胖体型),C体型为肥胖体,具体差值为:

男:22-17cm 16-12cm 11-7cm 6-2cm

女:24-19cm 18-14cm 13-9cm 8-4cm

二、如何简易的判断自己的体型是否标准

一般而言,对于成年男女而言,身高和体重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国际上常用的针对东方人的标准体重计算方法:

男子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0.9或身高[cm]-105或(身高[cm]-80)×0.7

女子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0.9或身高[cm]-110或(身高[cm]-70)×0.6?[1]

正常体重:标准体重±10%;偏瘦:小于标准体重10%以上;超重:大于标准体重10%~20%;轻度肥胖:大于标准体重20%~30%;中度肥胖:大于标准体重30%~50%;重度肥胖:大于标准体重50%以上。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服装尺码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