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很少有人提起二战中苏联的飞机?

梁老师说事为您回答这个问题。

为何?

如今很多人只知道诺曼底登陆,但很少知道在诺曼底登陆之前,苏联已经将德国的进攻集团吃掉,开始了大反攻。

为何很少有人提起二战中苏联的飞机?,第1张

如今很多人只知道苏联伤亡三十万人拿下了柏林,但很少人知道苏联离柏林只有六十公里的时候,美军离柏林还有五六百公里。

而苏联的莫斯科离柏林是一千五百公里,法国距离柏林八百公里。

当然这样的事情有很多,我们不提也罢,我们还是回到题主的问题。

现在很少有人提二战苏联的飞机,不是这些飞机不行。

当时苏联的战斗机还有一批经典的出现,比如拉5,拉7,雅克系列等等。

那么今天我们就以拉格系列说说苏联二战时期的飞机,看看当年的空战精英是如何的优秀。

拉格系列。

话说在1939年的时候,苏联就提出了要建造新型飞机,最终三个设计局分别设计了三款飞机,分别是米格—3,雅克—1,以及拉格—1。

一开始的拉格飞机,是由三个设计师主持设计的,所以当时的拉格叫(laGG),后来其中的两位设计师退出了拉格飞机的研发,于是后来的拉格就去掉了最后的两个字母GG,就成了后来的拉式飞机。

怎么说呢?

这个时间点上的飞机,还是木头板子和金属的结合体,而拉格飞机独辟蹊径,使用苯酚浸泡过的胶合板制作飞机。

胶合板有很多好处,比如易于加工塑形,坚固度比木头要好,重量也轻,防火能力还不错。

那么第一款拉式飞机的动力使用了有一千一百马力输出的克里莫夫M—105P发动机,还搭配了一门23毫米机炮以及两挺12.7毫米的机枪。

第一款拉式飞机的原型机叫拉格—1,当可以投产的时候,生产的型号就被改为了拉格—3。

所以拉格—3是拉式系列的第一款飞机,按照一般规律来说,任何产品的第一款都不是很成熟,缺陷是很多的。

那么拉格—3也同样如此,比如它的飞行速度对外号称一小时可以达到六百零五公里,但量产之后就只有五百七十五公里,到了列装部队之后,更是掉到了五百三十四公里每小时了。

原因是测试的时候轻装上阵,量产甚至是装备部队以后,可是要参加实战的,武器装备,飞机装甲,油箱要满等等。

所以由于重量的增大,在试验的时候,表现良好的数据,直接就拉跨了,就连飞机的爬升率也掉了一半。

为了解决这个恼人的问题,后期生产的拉格—3,不仅减少了武器还把装甲给砍了下来。

那么问题解决了吗?

没有,因为拉格—3又遇到更加头痛的问题。

飞机外壳的处理因为工艺原因,所以处理得很糟糕,于是在天空飞行的时候增加了阻力。

这点阻力可不仅仅影响到了飞机的速度,还让拉格—3的反应迟钝了不少,飞行员这里已经转向了,但拉格—3得反应一会才会收到转向的命令,这在战斗中很是要命。

再有就是使用的克里莫夫M—105P引擎,不是很好,它居然漏油,露出的油不仅会吹到座舱盖上,有时候还回吹进座舱里,最过分的是漏油会造成过热导致拉缸的出现。

尤其是不老实的起落架,用的时候它会不知何故给收起来,让飞机整个坐在地上降落,在天空飞行不用它的时候,又会突然弹出。

看到这里,我们就知道当时的拉格3确实是一款很差的产品。

但不管怎么说,一个飞机系列从开始出现,就要接受各种各样的挑战,将这些挑战都接下来,然后加以改进,这个飞机系列就会慢慢的变得强大起来。

拉格3也是如此,比如一开始拉格3使用的7.62毫米机枪,结果开始实战就被很多人批评,这两挺机枪效果很差,卡壳就不说了,对付有装甲的德国战机,口径太小了。

在第八个生产批次之后,7.62毫米的口径就被换成了12.7毫米的口径。

到了第十一个批次的时候,拉格3又加装了RO—82火箭发射导轨,可以发射火箭弹。

针对发动机漏油的问题,后期的拉格3就开始替换成了M—105PF发动机,新款发动机让输出的动力比原理多了一百一十马力,后来还对拉格3做了结构上的调整。

不过说实话,这些调整虽然让拉格3的状况有很大的改善,但它和德国的战斗机比起来,还是差了一截。

说道这里,我们感觉拉格3是如此的不堪,但拉格3却撑起了苏联对德初期作战的脊梁骨。

没有办法,在1941年的时候德国对苏联发动偷袭,前期装备的伊16,米格3在这场偷袭中,很多没有起飞就被打碎了。

比如在第一天空空战中,苏联空军出动六千多架次的飞机,击落对手三百架,而苏联却损失了一千二百多架,其中八百架是在地面上被摧毁的。

在这种情况下拉格3才被顶上了战场,而初期因为战斗机的损失,以及德国部队的推进速度,拉格3不仅要做好本职工作,还要变成一架合格的对地攻击机,这种做法让拉格3损失的更为惨重。

就算是这样,因为其他机型量产不足,只有拉格3还算充足,过去飞伊16,飞米格3的飞行员都开始转行飞起了拉格3。

所以在这场战斗中,苏联用拉格3装备了一百四十三个歼击机团。

说实话拉格3很差劲,但也有一批苏联飞行员用拉格3成就了王牌飞行员的战绩。

比如加里琴科这可是有着苏联英雄称号的王牌飞行员,而他就是极少数钟爱拉格3的飞行员,他直到被提升为第三二四歼击师副师长,这才将他手上的拉格3换成了拉格5N。

再比如扎伊采夫,这同样是二战时期著名的王牌飞行员。

1941年德国头号王牌杰哈德.沙施克,开着Bf—110战机前来袭击。

Bf—110飞机速度非常快,机体也相当坚固。

迎战的扎伊采夫他们有四架拉格3和三架伊16,双方一接触就被德国的沙施克给打下了两架拉格3,其中一架迫降,另一架当场炸开,苏联飞行员死亡。

就这么一下德国战斗机的数量不仅比苏联的多,性能也比他们的好。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扎伊采夫将沙施克给打跑了,而沙施克在逃跑的过程中,飞机受损严重,高度被拉低,不能跳伞只能迫降。

结果迫降到了苏联机场边上,一头撞进了灌木丛里,这种巨大的惯性让沙施克一头撞到了仪表盘上,把脖子给撞断了。

所以利用拉格3成为王牌飞行员的人还是有很多的。

后来拉格系列,就有了拉5和拉7,这两款飞机,可要比拉格3好上很多,算是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两款主力机型,也是二战中非常著名的战斗机之一。

拉5战斗机有资料显示这拉5和拉7战斗机,直到二战结束,一共生产了一万五千八百二十五架,其中九千九百二十架是拉5。

拉5的成功,其实就是建立在拉格3的经验之上,当然大功率发动机的研发成功,也是拉5的保证。

我们知道前期的拉格3因为漏油的原因,被M—105PF所代替,但这款发动机的性能依然很差,但这也算是当时苏联能拿的出的一款好发动机了。

后来什韦佐夫研发出了阿沙—82型星形双排14缸气冷式发动机,这款发动机输出的公里直接飙升到了一千七百马力,比之前的多出了四百六十马力。

跟着什韦佐夫再接再厉,又推出了一款改进型号的阿沙—82FN型发动机,一举又将输出的马力提高到了一千八百五十马力。

这就为拉5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毕竟飞机就是围绕发动机制造的装备。

拉5的原型机采用了阿沙—82型发动机,速度直接飙升到了六百二十六公里每小时,后来的拉5N采用了改进型发动机,速度更是达到了六百五十公里每小时。

1942年的六月份,拉5装备部队,当时仅仅是实验性质的装备,就装备了一个团,结果这个团开局空战十七次,就打下了十六架对手的飞机,而自己损失了十架,这种战损比算是相当不错的了。

毕竟德国人的飞机质量我们是知道的,毕竟文章前边提到的苏联王牌飞行员扎伊采夫四架拉格3,上去一个照面就被对手打下两架来。

这足以证明拉5的性能确实优秀。

比如,到了1942年的七月三十一号,德军开始进攻高加索地区,装备了拉5的第二八七战斗机师执行空中支援任务。

三天的时间,拉5打下十一架德军飞机,其中有八架战斗机,三架轰炸机,而自己损失了七架,其中三架还是被高射炮击落的。

那么这场空战前后打了二十七天,这个战斗机师打下德军的飞机师九十七架,其中有四十架是战斗机。

通过这场空战,让苏联人发现拉5其实对付轰炸机要比战斗机的效果好。

当时德军装备的是Bf109G—2,拉5不管是速度和垂直机动性都要比这款战斗机差上一节,因此在作战的过程中,德国飞机总是能够占据有利的攻击位置发起对拉5的进攻。

虽然拉格5虽然吸取了拉格3的教训,以及装备了新款的大功率发动机,但还是需要改进。

所以针对这件事,苏联又开始对拉5进行了攻关,主要的议题就是攻克垂直机动性能。

好吧,目前拉5身上装备的已经是苏联能够拿出来的最好发动机了,这一块是不能修改的,所以只能对拉5的外壳做改动了,利用气动性来减小飞机的阻力,从而提高拉5的机动性。

当然这次改动还包括其他的一些零零散散的东西。

比如拉5的后视镜存在死角,所以在作战的时候,拉5的飞行员很喜欢把座舱盖打开,便于向后观察。

这么做不仅危险,而且还会降低拉5的速度,于是当时的科研人员重新设计了座舱盖,还贴心的对座舱后部装上了六十六毫米的防弹玻璃。

最终改装出来的拉5性能得到了提升,比当时德国使用的最为优秀的Fw190和BF109要好上很多。

再往后,拉5还在不断的改进,尤其是阿沙—82型发动机的改进型出现,苏联的科研人员将改进型装到了拉5N上,结果速度不仅快了,爬升的时间也缩短了不少。

其实对于拉5的研究,德国人也做过。

德国人在1944年的九月份,俘获了一架拉5N,随后他们就和自己的飞机做了对比实验。

实验的数据证明,拉5N已经超过了德国的战斗机,速度虽然比FW190A—3(一小时六百六十公里)小点,但拉5N的俯冲速度是七百二十公里,这是德国战斗机做不到的一个速度。

再往后,苏联人再接再厉,从拉5的结构重量和机体阻力上下手,将机体的一部分改成了轻合金材料,而机体助力是在密封性上下手,什么发动机的整流罩,润滑油散热器进口,起落架舱等等都做了斤斤计较一样的改动。

说实话改动以后,飞机非常的漂亮,飞机的鼻子变动的最多,散热器从发动机罩上方也被移到了腹部,进气口干脆就移到了主翼的根部。

这款改进的拉5,一开始是作为拉5的改进型号制作的,结果做出来之后,研究人员发现,这压根就是一款全新的战斗机,于是拉7就出现了。

拉7的出现,可以说是全面的超越德军飞机。

比如7的起飞重量是三千二百四十公斤,而德国后期使用的Fw190A—8是四千三百公斤。

拉7的速度比Fw190A—8快了七十二公里;拉7的爬升时间比Fw190A—8快了1.05分钟;拉7的盘旋时间是二十秒,而Fw190A—8只能做到二十六秒的时间。

当然拉7也有不足之处,因为当时考虑减重的问题,所以油箱减少了,造成航程缩短,只有六百五十五公里。

怎么说呢?

二战结束以后,拉7又有了后续机型拉9,这是一款全金属的战斗机,到了1946年的时候又有了航程变多了的拉11.时间走到现在,拉式系列的飞机,已经所剩不多了。

世界上拉5就剩下一架,拉7是三架,最为稀有了乌拉—9,就是拉9教练机,只有我们的博物馆里有。

那么今天就到这了,喜欢的话,点个赞,再加个关注,方便以后常来坐坐。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

    作者信息

    标签TA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