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起源于
对于羽毛球运动的起源,人们说法不一。在第14—15世纪时,最初的羽毛球拍形态在日本首次出现,这是一种用木头制作的球拍,同时樱桃核上插上羽毛做成羽毛球。这便是历史上第一次羽毛球运动的形成。但是这种设计由于坚固性较低,飞行速度缓慢,所以不久后便逐渐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
18世纪左右,印度开始出现了一种与日本最初的羽毛球运动相似的游戏。他们的球是用直径为6厘米的硬纸板做成,中间设有小孔,在羽毛的衬托下,变成了羽毛球。在印度这项运动被称为普那。
而现代羽毛球运动起源于印度,形成于英国。
19世纪60年代,一批英国退役军官从印度孟买带回国一种类似羽毛球运动的名为“蒲那”的游戏。
1870年,英国人开始用软木头和羽毛的组合进行了球拍的研究。
1873年,有一些英国国爵在明顿镇的庄园里进行了羽毛球的运动,当时的运动场地是在一个葫芦形的绿地中,中间挂上网状栏杆,从此之后,羽毛球的运动便开始普及起来。
1875年,羽毛球运动正式出现于人们的视野中。
1877年,第一本羽毛球比赛规则在英国出版。
1878年之后,英国人制订了更加完善和统一的运动规则,整体的内容与当今的羽毛球运动相差不多。
1893年,英国的羽毛球俱乐部逐渐发展起来,成立了第一个羽毛球协会,规定了场地的要求和运动的标准。
1899年,英国羽毛球协会举办了第一次羽毛球锦标赛。
1910年,现代羽毛球运动传入中国。
1934年,由丹麦、爱尔兰、荷兰、新西兰、加拿大、英国等国家联合举办的国际羽毛球运动,正式在全世界人民面前亮相,这是一场将总部建设在英国伦敦的联合会议,这项运动逐渐在欧洲兴起,并且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1939年,国际羽联通过了各会员国共同遵守的第一部《羽毛球规则》。
1978年,在香港成立了世界羽毛球联合会(简称世界羽联)先后举办了两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
1981年5月,国际羽毛球联合会重新恢复了中国在国际羽联的合法席位,从此揭开了国际羽坛历史上新的一页。
1985年6月5日,国际奥委会第90次会议上决定将羽毛球列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1988年,羽毛球被列为汉城奥运会的表演项目取得了成功。
1992年,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羽毛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设男、女单、双打4块金牌。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增设了混合双打比赛项目.使奥运会羽毛球项目金牌总数增至5块。
2005年,国际羽联总部搬至吉隆坡。
2006年,国际羽毛球联合会(IBF)的正式名称更改为羽毛球世界联合会(BWF),即世界羽联。同年,在试行了3个月的羽毛球新规则后正式实施。在该年汤姆斯杯和尤伯杯赛中首先采用。
羽毛球最早起源于英国。
1873年,在英国格拉斯哥郡的伯明顿镇有一位叫鲍弗特的公爵, 在他的领地开游园会,有几个从印度回来的退役军官就向大家介绍了一种隔网用拍子来回击打毽球的游戏,人们对此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因这项活动极富趣味性,很快就在上层社会社交场上风行开来。“伯明顿”(Badminton)即成为英文羽毛球的名字。1893年,英国14个羽毛球俱乐部组成羽毛球协会,即全英公开赛的前身。自1992年起,羽毛球成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羽毛球,一项室内、室外都可以进行的体育运动。现代羽毛球运动起源于英国,通常由两人或四人运动,轮流相向用带柄球拍把带羽毛的球打过球场中间的球网。
羽毛球运动对选手的体能要求比较高,也比较讲究耐力。自1992年起,羽毛球成为奥运会的项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