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男生为音乐梦拒接千万家族企业,将爸妈告上法庭。你怎么看?
上一辈的财富和产业由具有血缘关系的下一代继承,这样的做法自古以来已沿袭千年,对于创始人来说其在心理接受度和往后的管理上都有着特殊的优势。
但是,这样的做法现在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首先,计划生育政策下多数创始人家庭可接班的直系亲属数量并不可观;就像问题中的案例,由于年龄与个人兴趣的限制,很多企业家在选择离场时甚至没有合适的家族接班人可供选择。
再者,即使由家族成员接班,很多“下一代”并不具备良好管理企业并使其保持持续增长的能力。
而白手起家的创业企业家明白管理好一家企业的难度,会要求什么样的素质。
而且,哪怕下一代的从商“基因”再强悍,接受的国际化教育再好,有些一代特有的成功因子——例如政商关系,是无法简单“继承”的。
企业家的传承决定无疑是一个代价不菲的博弈。
数据显示30%的家族企业可以成功传承到第二代,传承到第三代的只有12%,传承到第四代及以后的家族企业只有3%。
而要做出一个科学的决断,至少有下列因素需要分析、权衡:(一)行业周期。
企业所处的行业在未来的5~10年是否会下行,如果是,等到了孩子能够接班,企业已经“廉颇老矣”,而在那时企业已经难以卖出好的价格; (二)生命周期。
必须考虑自身的年龄以及下一代的年龄,这直接决定接班的计划是否客观现实;(三)二代的兴趣以及接班意愿。
现实地作出评判—今天不愿意接班,不等于未来不愿意—但是未来毕竟是未来,有着不确定性;(四)内部治理。
如果企业内部治理不完善,那么交接班之后爆发内部纷争的可能性就会变大,一代如果去世,矛盾更容易升温乃至失控。
(五)二代是否有接班的能力。
包括性格上是否适合接班。
(六)企业是否能够一直持续创新。
保持成长和增长—因为一旦企业走下坡路,要想再出售,就要面临无人问津或者打折变卖。
这个时候不如考虑将企业变现。
将企业变现,自然会提升家族的流动性资产,这和运营企业相比,更容易交给专业人士打理,也更容易进行传承安排——例如置入家族信托。
也就是说,流动性资产对于传承的筹划更为容易一些。
倘若决定退出,进行合理的退出规划与流程管理则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要问题即是应明确企业到底值多少钱?
出售前与出售后公司估值的差价将直接决定投资人在交易完成后所能获取的公司股份,而股份结构的变化则有着深远的经济和法律意义。
如果卖方的动机在于通过出售其所有权将整块“饼”做大,即使持股份额减少,但可以提高每股价值为其带来更高的经济价值,因此这个估值作价问题尤为重要。
其次,持股份额的变化同样意味着股东在公司治理上投票权的变化。
倘若不做好出售前的估值工作,出售后创始人所持股份将很有可能被稀释到令其彻底丧失对企业治理的影响力,这样的“离场”结果想必没有哪位创始人希望得到(除非其准备彻底退出套现)。
创始人在考虑退出时一定要充分考虑企业各方面的指标,聘请包括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在内的专业中介机构对企业做一次详实的分析进而做出公允且真实的公司估值,并为交易制定关键性条款和架构(包括基于节税的目的)。
在制定详实的传承计划并对企业做出正确估值的前提下,寻找一位合适的买家对企业的传承规划同样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挑选买家时,创始人需要高度注意交易后买卖双方的“文化兼容性”。
一家规模庞大实力雄厚但充斥着官僚做派的同业买方很有可能会吞噬掉一家被收购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士气;而一家掌控欲极强,喜欢事事躬亲的投资基金也很有可能跟希望保持企业现有平稳发展态势的管理层产生激烈的冲突。
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优秀的家族企业选择了巴菲特作为他们的买家。
尽管很多创始人会采用“价高者得”的原则挑选买方,但实践中也有越来越多的卖方会因为文化近似性、地缘性、与买方管理层的密切关系、产品与服务、业内声誉或仅仅是对方经营模式等因素来挑选合适买家。
倘若买家挑选得当,创始人的“离场”将极有可能会产生1+1>2的正面效果。
例如,收购基金通过其资源和人脉找到了优秀的职业经理、管理层,或者在战略和运营方面为企业提供了重要的点拨,或者为企业的扩张和增长提供了战略性的支持,这些都是在资金以外,能够向家族企业提供的无形帮助,难以用金钱衡量。
当然,如果选错了收购方,可能就会导致未来企业的功败垂成。
中国的一些民营企业已经有了出售给PE基金而发生失败、酿成双方诉讼的不幸事件。
因此,找到正确的专业人士共同帮助筛选,而不是偏信买方的一面之词,或者盲目相信“价高者得”,才是成功的正道、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