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十大怪”是什么?
西安之地古属雍州,这里的黄土地即所谓“黄壤”,被列为拥有最高等级土地资源的地方,也是最早被称为“天府”之地。
由于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最负盛名的西周、秦、西汉、唐这几个王朝,均建都于此,所以这里一直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今天有书君就和大家聊一下,西安“十大怪”是什么?
不过有书君认为,如果题目修改为“关中十大怪”就更加完美了。
第一怪:面条像裤带。
陕西关中地区盛产小米,自古以来多以面食为主,这里的人一日三餐几乎都是面食。
关中的女孩,可以不学绣花做衣,但一定要先学会做面食。
如果出嫁时哪家的姑娘不会做面食,往往都会被婆家瞧不起。
“裤带面”正如关中人的个性一般,爽快敞亮。
面之宽堪称一绝,如同裤带,故以此得名。
第二怪:锅盔像锅盖。
提起第二怪,有书君要给大家讲一个传说。
相传,秦国为统一六国四处征战,所携带食物很容易发霉。
随军厨师苦思冥想后,研究出用麦子磨成面粉,经过发酵后,再用揉、摔、捏、拍、捻、压、擀等多道手法,把面团擀成一张大饼,然后用七八十公分的大铁锅,烙起来。
锅大锅盔就有多大,所以形如锅盖的大锅盔就做成了。
另外,这个锅盔还有一个很好的风俗,就是关中的姥姥都会给满月的外孙制作此饼,并用线将钱捆在锅盔上,一并挂在外孙的脖子上,不过这个尺寸可是根据外孙头围来制作的哟!第三怪:辣子一道菜。
提起辣椒,大家首先会想到四川,其实关中才是把辣椒吃到极至的地方。
如果邻里来家中吃饭,可以无肉无酒,但是如果没有辣子,就一定会被客人嫌弃。
有书君十分喜辣,尤其喜欢油泼扯面。
每每想到,当面卷入碗中后,将特制的辣椒面和香葱青菜撒到面上,一边浇上热油,一边搅拌,在那股辣香钻入鼻中时,整个人身心无比愉悦。
第四怪:碗盆不分家。
老陕的碗深而圆,几乎与盆大小无异,一如关中人豪爽质朴的秉性一样。
辛苦了一天的关中人,每每伴着夕阳西下,一边端起自家的老碗,一边与邻里畅谈人生,让人觉得幸福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第五怪:手帕头上戴。
如今的关中物产丰盛,已经少有人着这种装扮。
但是这个手帕的功效却是没办法磨灭,手帕戴头,不仅防晒而且还可以护头发,更可以随时擦汗,一举多得。
难怪一些外出的老人,还是会将洁白的手帕戴起来。
第六怪:房子半边盖。
这半边盖的房子,又称“揭北子”,这是关中特有的民宿。
这种房子的形成主要是应对关中特有的风沙、干燥的气候,当然节省材料,就地取材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如今的关中人已经住进了宽敞的楼房,这个关中特有的半边房已经逐步淡出人们的视野。
第七怪:姑娘不对外。
当年关中的姑娘正如现在帝都的女孩,她们有着天子脚下的骄傲,一般只与当地人通婚。
另外,当地的姑娘比较保守,婚姻大事全凭父母做主,而父母当然不希望女儿远嫁,于是关中姑娘在当年可是从来没有远行过哟!不过现如今,关中人的思想也有了很大的转变,这里的姑娘不仅走出关中,而且已经步入世界各国。
第八怪:不坐椅子蹲起来。
不论在哪部与陕西有关的电影电视作品,都会看到蹲在墙根、捧着大碗吃面的场景,这成了陕西地区作品题材的标志。
有书君一度很难理解,这种姿势吃饭不会胃疼么?
不过,正是这种姿势反映出质朴的关中人们对生活随意、自然的态度。
与那些正襟危坐、道貌岸然的人相比一定舒服许多。
第九怪:睡觉枕石块。
看到这一怪,有书君不禁想起古代时的石枕,不光提神醒脑还可以预防颈椎病,而且自带调温功能,难怪被称为:“金不换”呢!第十怪:秦腔不唱吼起来。
有书君曾经跟随节目组拍摄过秦腔学校,亲眼见证过剧院的学生们从化妆到表演的全过程。
他们的校长和有书君介绍过,秦腔是所有剧种的鼻祖,但又不同与其他剧种,是一种完全用真声演唱的,所以音色高亢激昂,正是因为这样,才保持了秦腔原始豪放的特点。
如今,传统的“关中十怪”已经慢慢地消失在车水马龙中,现在传承下来的些许民俗也因科技发展融入了现代的味道。
有书君不禁唏嘘,再过10年、20年,当我们再提起“关中十怪”时,会不会不再有人了解呢?
有书君努力记录,愿以已微薄的力量,将这些民族的东西传播出去。
附:关中十大怪歌谣:三秦面条真不赖,擀厚切宽像裤带。
面香筋道细又白,爽口耐饥燎的太。
饼大直径二尺外,又圆又厚像锅盖。
陕西把饼叫锅盔,里酥外脆易携带。
虽说川湘能吃辣,老陕吃辣让人怕。
辣面拌盐热油泼,调面夹馍把饭下。
老陕饭碗特别大,面条菜肴全盛下。
一碗能把肚填饱,老碗会上把话拉。
陕西农村老太太,花格帕帕头上戴。
防晒防尘又防雨,洁手擦汗更风采。
乡间房子半边盖,省工省料省木材。
遮风挡雨又耐寒,冬暖夏凉好运来。
长安建都十几代,人杰地灵春常在。
风调雨顺生活好,陕西姑娘不对外。
老陕脾气真古怪,有凳不坐蹲起来。
问他为啥不坐着,他说这样很自在。
三秦大地庄稼汉,不爱软枕爱石块。
冰凉坚实有奇效,醒脑提神金不换。
民风淳朴性彪悍,秦腔花脸吼起来。
台下观众心欢畅,不怕戏台要震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