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大熊猫和恐龙一样已经灭绝了的话,后人能不能通过化石还原出大熊猫黑白分明的样子呢?
化石形成的过程中软组织会腐烂消失,我们现在看到的各种恐龙的颜色,虽是通过科学的方法推测得来,但未必是准确的。
大熊猫灭绝后通过化石确定颜色也会比较困难。
生物的体色基本都是皮肤等软组织的颜色,生物化石的形成过程中,软组织基本上都会腐烂消失,只留下骨骼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成为化石,化石多是黑色或者褐色,所以古生物的体表色彩就算半个谜。
以往科学家通过生物生存的环境,推测它们的保护色,这样的方式准确性很差,因为即便是现代,自然界有些物种的颜色也是相当丰富的,与生存的环境不很搭。
最近些年,科学家发现了另一种更为科学的方式,通过对化石微观结构的分析,化石的周围的软组织印记中也偶有留下黑色素小体的印记,而黑色素小体等色素物质和生物体表的颜色有一定的关系,现代生物体内的黑色素小体或者类黑色素体能使生物呈现橙黄或者灰、黑等颜色,通过色素小体的结构可以推测出生物原本的颜色;第二种方式是根据金属元素的含量,一些颜色的形成和中心金属离子关系密切。
不过这几种方式推测获得的古生物颜色,有一定的科学性,但未必是完全正确的。
还有一种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过琥珀。
一些琥珀中偶然地包裹了一些恐龙的组织,可以很清晰看到恐龙羽毛的颜色和纹理,但是这种方式应用的范围会小得多,只限于那些体表脱落物偶然被包进琥珀的恐龙。
熊猫这种生物体色分明,主要是毛发的颜色,毛发下的皮肤颜色为粉红,在化石形成的过程中,熊猫的软组织会完全消失,偶尔能留下一些软组织的印迹化石,那就也能通过上述的方式来推测大熊猫的颜色。
而且这种方式明显只能看出古生物原本有哪些颜色,却无法判断缺乏哪些颜色。
不过哺乳动物的颜色一般不像鸟类或者昆虫那么多彩,推测得出的颜色还较为靠谱。
科技是在不断发展的,就像原来对古生物的颜色是纯推测的,现在已经可以通过化石的微观构造和色素小体来推测颜色,未来可能有更为直接的方式。
不过未来的人可能也不需要通过化石确定颜色,因为现代人类会给后人留很多影像资料。
对于古生物颜色的研究,已经衍生出一个新的学科——古生物颜色学,有助于通过颜色研究生物生存环境,研究古生物的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