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到底是什么原理?
概述狂犬病 是一种由狂犬病毒感染引起的高度致死性脑脊髓炎,是以狂躁、恐水为临床特征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性人兽共患病,一旦发病,病死率几乎高达100%,是迄今为止人类病死率最高的急性传染病。
我国狂犬病死亡人数高居世界第二,仅次于印度。
而我国狂犬病在地区分布、季节分布和人群分布上都存在不平衡现象,由于各方面因素,目前防治状况并不乐观。
流行原因 1. 狂犬病流行病学调查乏力。
流行病学调查的主要重心放在疫情的统计上,对犬的带毒率和狂犬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做的不多,从而无法了解犬狂犬病的整体带毒情况及带毒犬的分布,不了解狂犬病病毒在动物中的生态传播链,无法开展足够数量的免疫检测以确保动物免疫效果; 2. 有关部门重视不够,研究经费投入不足,使得很多研究无法得到进展; 3. 因为已经连续多年未发生疫情,少数干部对狂犬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麻痹大意和满足现状的思想有所抬头;个别乡镇仍有免疫空白点,狂犬病发生的隐患依然存在; 4. 我国犬只数量庞大,免疫率低,管理工作难以实施; 5. 普通人群缺乏狂犬病防治知识,防范意识薄弱,暴露接触病毒后预防处置率低,这是造成发病的主要原因; 6. 部分患者注射狂犬病疫苗后没有产生中和性抗体。
易感人群 人对狂犬病病毒普遍易感,狩猎者、兽医及饲养动物者更易感染。
人被病犬咬伤后的平均发病率为15%~20%,被病狼咬后为50%~60%(均指未作预防注射者)。
发病与否与下列因素有关:1、咬伤部位,头、面颈、手指等处的发病机会较多;2、创伤程度,创口深而大者发病率高,头面部深伤者的发病率可达80%左右;3、局部处理情况,咬伤后迅速彻底清洗者的发病机会较少;4、衣着厚薄,冬季衣着厚,受染机会少;5、注意疫苗情况,及时、全程、足量注射狂犬疫苗者的发病率低。
国内报告全程注射后的发病率为0.15%(国外为0.016%~0.48%),未注完全程者为13.93%。
狂犬病的临床表现1.、 潜伏期:潜伏期长短不一最短3天最长19年,一般平均约20-90天。
在潜伏期中感染者没有任何症状。
2、 前驱期:感染者开始出现全身不适、低热、头疼、恶心、疲倦、继而恐惧不安,烦躁失眠,对声、光、风等刺激敏感而有喉头紧缩感。
在愈合的伤口及其神经支配区有痒、痛、麻及蚁走等感觉异常等症状。
本期持续2-4天。
3、兴奋期:表现为高度兴奋,突出为极度的恐怖表情、恐水、怕风。
体温升高(38-40度)、恐水为本病的特征,但是不是每一例都有。
典型患者虽极渴而不敢饮,见水、闻水声、饮水或仅提及饮水时也可以引起咽喉肌严重痉挛。
外界刺激如风、光、声也可引起咽肌痉挛,可有声音嘶哑,说话吐词不清,呼吸机痉挛可出现呼吸困难和发绀。
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可表现为大量流延大汗淋漓,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但病人神志多清楚,可有精神失常及幻觉出现等。
本期1-3天。
4、 麻痹期:如果患者能够渡过兴奋期而侥幸活下来,就会进入昏迷期,本期患者深度昏迷,但狂犬病的各种症状均不再明显,大多数进入此期的患者最终衰竭而死。
患者常常因为咽喉部的痉挛而窒息身亡。
被犬咬伤后急救措施 1、被流浪动物或者是不能辨明其健康与否的动物咬伤或抓伤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口,再用碘伏消毒(不是碘酒,碘酒即碘酊,会刺激皮肤黏膜)。
伤口不要包扎,要保持暴露,因为狂犬病菌属于厌氧菌,包扎导致伤口缺氧反而会加速病菌繁殖.在被咬(抓)伤24小时内到防疫站,疾控中心接种疫苗。
(医院不提供疫苗接种) 2、狗咬伤分健康狗咬伤和狂犬病狗咬伤(后者又称狂犬病或恐水病),前者多无生命危险,后者常存于疯狗唾液中的狂犬病毒,除狗之外,带毒的猫、狼咬伤后,也会发生本病,被感染狂犬病的动物咬伤未做防注射者的发病率达30%~7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