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银行为什么取消无卡存款业务?
银行无卡存款业务虽然曾经存在一定不足,但无疑也给广大客户提供了极大方便。
据商业银行内部消息,在监管的要求下,各家银行可能将陆续暂停存取一体机无卡存款业务,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在我国银行业中,最早开放柜面无卡(折)存款业务的应该是中行,于2000年向公众开放,2009年开始各家银行陆续开通存取一体机无卡存款业务。
在运行期间,不仅为客户提供了便利,减少排队时间,也为银行大大减轻了窗口压力,提升了客户体验。
但是,事物都是辩证的存在,无卡存款同样如此。
它的短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容易出现差错,继而引起纠纷。
尽管显示对方姓名,但却不是全名,一旦卡号错误,名字相近,很容易存入第三人账户,而无卡存款又是实时到账,纠纷很难解决;其次,电信网络诈骗居高不下,不法分子往往通过电话遥控指挥受害人,在存取一体机存款;三是无卡存款无法识别存款人身份,也无法确认与收款人的关系,这就给反洗钱带来困难,不符合反洗钱法要求。
至于关闭无卡存款的真正原因,因官方暂未公开信息,也无从得知。
但是通过对四大国有银行的调查与查询,目前工行已经走出第一步,落实监管要求。
就全国各地而言,浙江和四川地区已经关闭部分地区存取一体机无卡存款业务,其中工行四川省分行关闭了成都和南充地区该项功能,客服回应总行已经发出内部文件,要求各地分行结合自身情况按照计划跟进;其他农行、建设、和中行的存取一体机仍然可见“无卡存款”功能,至于何时关闭,至今并无官方消息。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监管要求属实,全行业金融机构都将整改落实到位,只是时间早迟问题,毫无悬念。
一种业务和产品不可能永恒不变,总是在实践中不断试错和改进,这也无可厚非。
现实中,随着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支付工具的迅猛来袭,很多小额交易已经被替代。
可以想象,如果无卡存款想要再次恢复,商业银行也会在成本与效益,以及利用率上再次重新定位,亏本的,且被人抛弃的业务,最终只能退出历史舞台,这市场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