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冲之的简介(祖冲之的简介资料)
祖冲之的作品是什么?
祖冲之的作品是《安边论》《缀术》《述异记》《历议》。
祖冲之(429年—500年),字文远,出生于建康(今南京),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中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他撰写的《大明历》是当时最科学最进步的历法,对后世的天文研究提供了正确的方法。
其主要著作有《安边论》《缀术》《述异记》《历议》等。
祖冲之人物生平祖冲之,其一生钻研自然科学,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方面。
祖冲之,出身范阳祖氏。
一生钻研自然科学,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方面。
他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初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
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他提出的“祖率”对数学的研究有着重大贡献。
直到16世纪,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才打破了这一纪录。
祖冲之是什么样的人?
祖冲之,字文远,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源)人。
公元429年生于建康(今江苏南京)一个官宦人家,虽原籍北方,但几代祖先都在江南做官且通晓历法。
祖父掌管土木工程建筑,父亲也学识渊博。
他从小有机会接受家传科学知识,青年时代进入专门研究学术的华林学省学习研究。
祖冲之曾作过州从事史,公府参军,县令,最高官至长水校尉,享受四品俸禄,公元500年去世。
祖冲之是中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生平著作很多,内容也是多方面的。
在数学方面的论著,不幸均已失传。
在历代国内外的各种图书目录中,可以见到他所写的数学著作的书名有“缀术”6卷,“九章算术义注”9卷,“重差注”1卷。
在天文历法方面,他编制成“大明历”,并为大明历写了“驳议”。
在古代典籍的注释方面,祖冲之有“易义”、“老子义”、“庄子易”、“释论语”、“释孝经”等著作,但亦均失传。
文学作品方面他著有“述异记”10卷,在“太平御览”等书中可以看到这部著作的片断。
从青年时起,祖冲之便对天文学和数学发生了兴趣。
他把从上古时起直至他生活时代的各种文献、记录、资料,几乎全部搜罗来进行研究,并且亲自进行精密的测量和仔细的推算。
正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亲量圭尺,躬察仪漏,目尽毫厘,心穷筹策”。
他对刘歆、张衡、郑玄、阚译、王番、刘徽等科学家的工作进行了仔细研究,一一驳正了他们的错误,导出了许多极有价值的结果。
准确到7位有效数学的园周率数值便是人所共知的例子。
园周率π的计算,标志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数学水平。
中国古代也和世界上任何文化开发较早的国家和地区一样,人们最早使用的园周率是3。
这一误差很大的数值一直沿用到汉代。
入汉以后,对园周率的改进吸引了不少科学家的注意,都作了一些工作。
最为重要的是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他用“割园术”计算出的园周率为3.14。
关于祖冲之在园周率方面的工作,其史料仅见于《隋书·律历志》中还记载说,祖冲之还给出了园周率的两个近似分数值: 密率:π=355/
113,小数点后6位准确, 约率:π=22/
7,小数点后2位准确。
在欧洲,1100多年后才算得355/
113这一数值,被称为“安东尼兹率”。
日本数学家三上义夫在1912年提出应称π=355/
113为“祖率”。
关于祖冲之是如何算得如此精密的结果,没有任何史料流传下来,这是非常遗憾的。
不过根据当时的情况判断,祖冲之用的仍是刘徽的“割园术”。
果真如此的话,祖冲之需要计算出园内接正12288边形和正24576边形的面积,要进行加、减、乘、除、开方等运算达130次以上,每次运算都要精确到9位数字,可以想象,在当时用罗列算筹来计算,是需要何等的精心与超人的毅力。
关于球体体积的计算,是祖冲之及其儿子祖(日桓)在数学方面又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祖氏父子根据刘徽在“九章算术注”中担出的正确方法,求得了球体体积公式 球体积=4/
3πγ3。
在导出球体积公式的过程中,祖氏父子总结出了所谓的“祖氏原理”。
在西方这一原理被称为“卡瓦列里原理”,但它的发现者意大利数学家卡瓦列里(B.Cavalieri 1598~1647)比祖氏父子要晚1100多年。
祖冲之在天文历法方面的成就,大都包含在他所编制的大明历和为大明历所写的“驳议”中。
祖冲之通过精密的观察测量,发现当时奉行的由前辈著名天文学家何承天所编制的元嘉历有不少错误,于是着手编制大明历,公元462年编成,时年只有33岁。
祖冲之对历法的编制做出了很多创造性的贡献,大明历是这个时代一部最好的历法,但是却遭到皇旁宠臣的反对。
直到祖冲之死后10年,由于他儿子祖(日桓)的坚决请求,经过实际天象的校验,大明历才得以正式颁行。
东汉时期,也就是距今约一千八百多年前(公元117年),一台利用水力推动运转的大型天文仪器――“水运浑象”在东汉的京都洛阳制造成功。
相隔二十年后(公元138年),安置在京都洛阳的又一台仪器――“候风地动仪”,准确地报告了西方千里之外发生的地震。
这标志着人类开始了用仪器记录研究地震的新纪元。
祖冲之故事100字?
祖冲之的父亲祖朔之,是位小官员。
他望子成龙心切。
祖冲之不到9岁,他就逼着冲之读《论语》,读一段,就叫冲之背一段。
两个月过去了,祖冲之只能背诵十来行,气得祖朔之把书摔在地上不教了,并且骂道:“你真是个笨蛋啊!”过了几天,他把儿子又找来,教训他说:“你要是用心读经,将来就可以做大官。
不然,就没出息。
现在,我再教你,你再不努力不行啊。
”可是,祖朔之越教越生气。
祖冲之也是越读越厌烦。
他皱着眉头,愤愤地说:“这经书我不读了。
”气得父亲额头直冒汗,忍不住伸手打了祖冲之一巴掌,打得儿子号啕大哭起来。
正在这时,祖朔之的父亲祖昌来了。
问明情况,他对祖朔之说:“如果祖家真出了个笨蛋,你狠狠打一顿,他就会变聪明吗?孩子是打不聪明的,只会越打越笨。
”祖昌还严厉地对祖朔之说:“经常打孩子,不仅不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而且还会使孩子变得粗野!”祖朔之说:“我也是为他好啊!他不读经书,这样下去,有什么出息。
”祖昌说:“不能硬赶鸭子上架。
他读经书笨,说不定干别的事灵巧呢!做大人的,要细心观察孩子的兴趣,加以诱导。
”祖朔之觉得父亲的话有道理,同意不把孩子关在书房里念书,跟祖昌到他负责的建筑工地开开眼界,长长知识。
祖冲之到工地上和农村的孩子玩了几天,知识丰富多了。
他问祖昌:“爷爷,为什么每月十五的月亮一定会圆呢?”祖昌解释说:“月亮运行有它自己的规律,所以有缺有圆!”祖冲之越听越有趣。
从此,经常缠住爷爷问个不停。
祖昌对他说:“孩子,看来你对经书不感兴趣,对天文却是用心钻研的嘛!好啊,我们家里天文历书很多,我找几本你看看,不懂的就问我。
”祖朔之这时也改变了对儿子的看法,每天教他看天文书,有时祖孙三代一起研究天文知识。
这样,祖冲之对天文历法的兴趣越来越大了。
祖冲之简介50字
祖冲之(429年-500年),字文远,范阳郡遒县(今河北省涞水县)人,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祖冲之一生钻研自然科学,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方面。
他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他提出的“祖率”对数学的研究有重大贡献。
由他撰写的《大明历》是当时最科学最进步的历法,对后世的天文研究提供了正确的方法。
其主要著作有《安边论》《缀术》《述异记》《历议》等。
扩展资料:祖冲之环形山为纪念这位伟大的古代科学家,1967年,国际天文学家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环形山”。
祖冲之星1964年11月9日,为了纪念祖冲之对中国和世界科学文化作出的伟大贡献,紫金山天文台将1964年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为1888的小行星命名为“祖冲之星”。
祖冲之银币此纪念银币发行年代为1986年,面值为5元,成色为90,发行量为30000枚。
纪念币正面为国徽,背面为祖冲之,规格为直径36毫米,重量为22克, 由上海造币厂制造。
祖冲之简介 100字到150字
祖冲之( 公元429年—公元500年)是我国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
南北朝时期人,汉族人,字文远。
生于宋文帝元嘉六年,卒于齐昏侯永元二年。
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
为避战乱,祖冲之的祖父祖昌由河北迁至江南。
祖昌曾任刘宋的“大匠卿”,掌管土木工程;
祖冲之的父亲也在朝中做官。
祖冲之从小接受家传的科学知识。
青年时进入华林学省,从事学术活动。
一生先后任过南徐州(今镇江市)从事史、公府参军、娄县(今昆山市东北)令、谒者仆射、长水校尉等官职。
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三方面。
在数学方面,他写了《缀术》一书,被收入著名的《算经十书》中,作为唐代国子监算学课本,可惜后来失传了。
在天文历法方面,祖冲之创制了《大明历》。
祖冲之的简介30字左右
希望对你有帮助:祖冲之(公元429年4月20日─公元500年)是我国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
南北朝时期人,汉族人,字文远。
生于宋文帝元嘉六年,卒于齐昏侯永元二年。
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
为避战乱,祖冲之的祖父祖昌由河北迁至江南。
祖昌曾任刘宋的“大匠卿”,掌管土木工程;
祖冲之的父亲也在朝中做官。
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三方面。
麻烦采纳,谢谢!。